今年颁奖季The Artist这么火热,看它的剧情简介可能很多人都会联想到A Star is Born,而比37版A Star is Born还要早的类似故事就是这部 What Price Hollywood?了——据说RKO当年一度列出了两部电影剧情的若干相似点准备告塞尔兹尼克的。有趣的是导演George Cukor拒绝了37版A Star is Born的执导邀请,但若干年后却拍了朱迪加兰的歌舞片版(不过A Star is Born中那个著名的“过气明星拒绝制片人提供的配角戏份”细节似乎也是Cukor提供的剧情建议)。
比起A Star is Born,What Price Hollywood?中有更多关于“名利场”的描述,对于女主角如何成名这点的处理显然比前者里“灰姑娘的幸福故事”要现实得多。Constance Bennett扮演的女主角聪明、漂亮,又有野心,形象更符合大部分人对“渴望成名的女演员”的想象。片中的“过气明星”并非一位男演员,而是当年一手挖掘了女明星的导演,值得一提的是,影片中女主角和导演一直是相当纯洁的“知己朋友”关系,以至于后来有评论联系Cukor本人的私生活分析说影片中有暗示导演这一角色是同性恋……
La Cava的My Man Godfrey和Stage Door可能是最受人民群众喜爱的screwball comedy之一(二)。这部作品没远没有他的代表作那么出色,但冲着导演和演员阵容还是可以一看的。如果要在喜剧里加上melodrama的元素,当时的好莱坞应该没有人比Irene Dunne更适合担任女主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