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发帖
4.索尔之子
导演: 拉斯洛·奈迈施

紧贴主人公的一个个长镜头,模糊了主客观,压抑不轻松,转换间却不让人麻痹,一场记忆深刻的观影。影片完全以特遣队为视角,并展开其生存环境的题材本就不多见,而围绕主人公索尔为“儿子”寻找“拉比”下葬这条主线同样不是传统战争题材的叙事逻辑。索尔执拗于自我世界的认知,其动机在这里显然象征意味大于现实意义。那个莫须有的儿子和寻找中的拉比,一个飘走、一个逃跑,仿佛就是人对身与心延续的自我迷信,最终也未能实现自我内心的安葬。在极其特殊的生存环境下,没有人确定通过自己的思维逻辑理解别人的所作所为,而影片提供那个不可能完全理解的世界。

TOP

3.地球之盐
导演: 维姆·文德斯 / 朱利安·诺里贝罗·萨尔加多

维姆·文德斯继《皮娜》之后又一次成功的纪录片选材,同样也是关于艺术家。不仅将塞巴斯蒂昂·萨尔加多摄影艺术生涯展露无遗,更是将他们悲悯济天下的光辉人性照亮银幕。结合法国的《人类》会形成某种互补,而中国的《悲兮魔兽》、印尼的《沉默之像》、智利的《珍珠纽扣》则像其中的一帧......都是属于今年绝佳的观影经历,谁放到这个位置其实都可以,但排榜单说到底是一场纠结给别人看还是给自己看的游戏,乐此不疲。

TOP

2.刺客聂隐娘
导演: 侯孝贤

影、音、气、韵——饱满欲溢,未达则隐。此片的台前幕后都满足自己对于电影的欲求。接受她或者拒绝她,于她是一回事。

TOP

1.寒枝雀静
导演: 罗伊·安德森

我以为自己活在电影之中,其实一直努力在试图逃离他。感谢北影节的罗伊·安德森作品回顾,以及“奇遇电影”对本片的挖掘性译制。“生活”三部曲之终结,当代电影之代表。

TOP

电影十佳(2015年)
观影截至日期为2016年1月底

其他候选佳片:
《小孩子》《一代宗师终极版3D》《锡尔斯玛利亚》《透纳先生》《荒蛮故事》《圣罗兰传》《独自夜归的女孩》《不死鸟》《沉默之像》《邮差的白夜》《闯入者》《诉讼》《纸之月》《0.5毫米》《疯狂的爱》《红军冰球队》《危楼愚夫》《测试》《马亚一家》《帕索里尼》《头脑特工队》《人类》《维多利亚》《身体》《悲兮魔兽》《师父》《第二个妈妈》《荒野猎人》《聚焦》《电子云层下》《超新约全书》《塔洛》

TOP

10.推拿
导演: 娄烨

虽然总体观感还是比不上当年的《颐和园》和《春风沉醉的夜晚》,但相较《浮城谜事》如何在通过审查制度的基础上,从题材到情节展开还能最大程度的展现自己的诉求,娄烨明显更游刃有余。最大的惊喜来源于他影像不仅仅暧昧矫情的展现时代迷茫、人情疏离、人性纠葛,这次更是直接用到了最纯粹的感官层面。小马“复明”一整段可以说是这一整年在大银幕上看到最令人惊喜的一幕,娄导已经开始拥有脱离自恋般使用自己视觉语言的信心。

TOP

9.皮囊之下
导演: 乔纳森·格雷泽

2014上半年看过最喜欢的新片,再次印证2014确实小年。有语言的电影,特效与配乐恰如其分的使用达到不明觉厉的效果。乔纳森·格雷泽之前一直还在剧情和意向之间暧昧,如今终于开窍了。

TOP

8.鸟人
导演: 亚历杭德罗·冈萨雷斯·伊纳里图

不得不说导演和演员均奉献了超乎想象力体验感,这比起那些英雄、特效影片呈现的想象力简直不是一个级别的,从这一方面,影片在一个高层次上戏谑了某个工业流水线体制。

TOP

7.修女艾达
导演: 帕维乌·帕夫利科夫斯基

看似关于宗教信仰选择、战争痛苦遗存的主题,其实并没有给人此类题材的相关体验,更多被升华为一个较高层次关于人生定位及选择的母题。《苦路十四站》也有异曲同工之处。当然在电影小年显得突出还是其影像构图“反常”效果。

TOP

6.利维坦
导演: 安德烈·萨金塞夫

不单单关于政治、宗教和人性纠结,而是带着俄罗斯民族悲天悯人的情怀,而且“利维坦”这名字取得太恰到好处,整体也能撑得起这个涵义丰富的名字。

TOP

返回列表